男篮名单引争议:年轻新星为何难入国家队?
最新一期男篮国家队名单引发热议,年轻球员表现优异却依旧难入国家队,老将状态下滑却再次入选,争议不断。





北京时间1月23日,男篮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国家队集结名单,这一名单引发了广泛的热议。特别是对于一些状态持续下滑、年龄不占优势的球员,他们再次入选国家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与此同时,新赛季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却几乎完全不在国家队的考察范围内。
媒体人赵探长对此进行了点评:“对于最近联赛里状态不好的球员来说,国家队的征召,真就是两面性的。一方面是为国出战,特别是对日本这样的比赛(尽管我们大概率会拿下)。另一方面,自己本想利用窗口期休息一下,养养伤病,调整状态。该怎么选?”
对于今天的集训名单,并不是所有的球迷都是开心的。赵探长认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选择一些年轻的、联赛里状态好的、且同样想为国效力的球员。有的年轻球员明明打得很好,真就一点机会不给吗?有的老队员确实很疲劳而且状态不好,甚至会顶着挨骂的风险,一定要叫上?
赵探长的点评有理有据,像在联赛状态比较好的林葳、孙铭徽、李添荣,都比很多国字号球员的状态具有说服力,也在不同的球队扮演重要的角色。与刚刚完成复出的程帅澎、赵继伟,还没有复出的廖三宁相比,显然在比赛感觉方面具有优势。郭士强此次用人方面显然是缺乏足够的年轻球员考察。
第二个争议点则是曾凡博、周琦和余嘉豪,他们同样是走出伤病困扰不久,他们的身体状态是否能满足主场打日本这种硬仗的需求,恐是自身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若是按照去年大规模锻炼年轻球员的计划,一些身体状态更好,或者是在CBA联赛已经完成自我证明的年轻球员应该获得更多的重用。
否则以28年的奥运会选人标准,郭士强恐是很难把现阶段已经30岁的赵继伟、29岁的高诗岩带到接近4年之后的奥运会舞台吧?甚至可以说,周琦这些伤病不断的老将恐也很难属于男篮国家队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总结来看,此次国家队名单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年轻球员的选拔上。一些在联赛中表现出色、潜力巨大的年轻球员未能获得足够的机会,而部分老将尽管状态下滑却依旧入选,这无疑引发了球迷和媒体的广泛讨论。未来,如何平衡新老球员的使用,将是男篮国家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