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乒协取消补贴引发争议:张本智和或面临退队抉择
日本乒协取消WTT赛事补贴,张本智和等球员面临巨额经济压力,引发退队争议,暴露了日乒管理问题。

日本乒协取消补贴引发争议
近日,日本乒协一纸取消WTT赛事机票补贴的公告,在乒坛引发了轩然大波。作为日乒男队绝对核心的张本智和,首次公开表达强烈不满,甚至传出“退出日乒”的震动性消息。这一政策让原本就自费参赛的球员雪上加霜,单人单次成本飙升至2至3万元,若带上教练团队更需5至6万元。而WTT赛事奖金本就微薄,一旦无法闯入四强,参赛即意味着亏本运营。
张本智和的账本背后
张本智和的账本背后,是日乒“双重剥削”的残酷现实。球员奖金需先被乒协抽取20%,再缴纳20%个人所得税,剩余部分还需覆盖教练、陪练薪资及差旅开销。以张本智和欧洲大满贯16强为例,9000美元奖金经层层扣减,到手仅剩5040美元,而参赛成本高达5.8万元人民币,净亏损3万元。这种“赔钱赚积分”的模式,让顶尖运动员沦为“经费打工者”。
两难陷阱
更致命的是,球员陷入“参赛即亏钱、不参赛丢积分”的两难陷阱。世界排名直接关联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资格,日本乒协通过积分体系捆绑球员,却将财务风险完全转嫁。张本智和每年需参加十余站赛事维持排名,额外成本数十万,若状态起伏几站未进四强,全年账面可能直接飘红。经济压力早已转化为赛场上每分必争的焦虑,甚至影响战术选择。
国际对比
横向对比,中国乒协全额承担球员费用,奖金归个人所有;韩国、德国等亦提供高额补贴。日本乒协“既抽成又断补贴”的做法,与国际乒坛通行规则背道而驰。当其他国家选手专注备战时,张本智和却要在赛前计算盈亏平衡点,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职业价值被经济账稀释。
球员策略调整
面对压迫,张本兄妹已开始调整策略——优先选择高积分赛事以减少成本,但这可能导致排名波动。若日本乒协坚持政策,不排除球员以“退出国家队”抗议的可能。事实上,张本智和今年5月已退出琉球俱乐部,试图摆脱商业活动对竞技的消耗,如今再遇经费危机,其团队正接触欧洲俱乐部寻求“赛季制”合作。
管理逻辑的短视
这场风波暴露了日本乒协短视的管理逻辑。他们一边依赖顶尖球员争夺荣誉,一边在经费支持上釜底抽薪。而球员与协会的博弈,最终可能损害日乒整体竞争力。若连张本智和这样的核心都因经济压力退缩,日本乒乓球的未来恐将陷入青黄不接的恶性循环。